第一项:日常数据反馈(基础)
流量相关数据:IP、PV、在线时间、跳出率、新用户比例;
订单相关数据:总订单、有效订单、订单有效率、总销售额、客单价、毛利润、毛利率;
转化率相关:下单转化率、付款转化率(电话转化率、在线客服转化率)
营销成本数据:点击数、到达IP、消费、单次点击费用、单个IP费用(百度、Google)
数据说明:得到以上数据一般是靠人工+系统的方向,后期可以开发对接系统,根据需求每日自动导出(可以节省很大的人力,提高效率),这些数据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最好的是,可以提前对第二天的数据做一个简单的预测(可以有效检测你对数据的预测能力,大规模操作有很好的)
开发符合自己产品的报表系统是非常有必要的,不要迷信那些所谓的专业SEM工具,
第二项:每周数据分析和下周策略制定(核心)
用户下单和付款不一定会在同一天完成,但一周的数据相对是精准的,所以我们把每周数据作为比对的参考对象,主要的用途在于,比对上周与上上周数据间的差别,运营做了某方面的工作,产品做出了某种调整,相对应的数据也会有一定的变化,如果没有提高,说明方法有问题或者本身的问题并在与此。
网站使用率:IP、PV、平均浏览页数、在线时间、跳出率、回访者比率、访问深度比率、访问时间比率;
这是最基本的,每项数据提高都不容易,这意味着要不断改进每一个发现问题的细节,不断去完善购物体验。来说明下重要的数据指标:
跳出率:跳出率高绝不是好事,但跳出的问题在哪里才是关键。我的经验,在一些推广活动或投放大媒体广告时,跳出率都会很高,跳出率高可能意味着人群不精准,或者广告诉求与访问内容有巨大的差别,或者本身的访问页面有问题。常规性的跳出率我注于登录、注册、订单流程1-3步、用户中心等基础页面,如果跳出率高于20%,我觉得就有不少的问题,也根据跳出率来改进购物流程和用户体验。
回访者比率一周内2次回访者/总来访者,意味着网站吸引力,以及会员忠诚度,如果在流量稳定的情况下,此数据相对高一些会比较高,太高则说明新用户开发的太少,太低则说明用户的忠诚度太差,复购率也不会高。
访问深度比率=访问超过11页的用户/总的访问数,访问时间比率=访问时间在10分钟以上的用户数/总用户数,这两项指标代表网站内容吸引力,数据比率越高越好。
运营数据:总订单、有效订单、订单有效率、总销售额、客单价、毛利润、毛利率、下单转化率、付款转化率、退货率;
每日数据汇总,每周的数据一定是稳定的,主要比对于上上周的数据,重点指导运营内部的工作,如产品引导、定价策略、促销策略、包邮策略等。
对比数据,为什么订单数减少了?但销售额增加了?这是否是好事?
对比数据,为什么客单价提高了?但利润率降低了?这是否是好事?
对比数据,能否做到:销售额增长,利润率提高,订单数增加?这不是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