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WEB2.0 > 正文
文字大小:

后WEB2.0探索,以及"豆瓣"

未知 赢时代小编 2010-06-25 09:36 次阅读

  这一次有点书接上文的意思,从SNS进一步衍生开来,把话题放大到更加宽泛的范畴,探讨一下互联网总体的发展趋势,希望能够得出一点点结论或者猜想。

互联网是什么?

从本质上来说,我认为互联网的两个最基本要素就是——“人”和“信息”,围绕着人与信息之间的关系,产生了种种需求,进而产生了种种“应用”来满足这些需求,也就是说,互联网就是“人”、“信息”和“应用”的集合体。在这一点上我没有考虑太多,欢迎补充。

互联网是如何发展的?

互联网的发展必然以人的需求为原动力,在这里我认为人的需求永远发生在两种“关系”的范畴之内,那就是“人与信息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通过下面这个简单的图示,我试图描述互联网的发展过程。

 


 

图中自上而下,描述的是用户需求在“人与信息”和“人与人”这两个范畴内不断升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伴随着各种典型应用的产生,来满足需求。我觉得这是一个已知的基本事实,也算是一个互联网从所谓的“1.0”向“2.0”发展的过程。

我们停在了哪里?

我们看到,发展到现在无论是人与信息的关系还是人与人的关系都出现了新的问题(这是废话,永远都会有新的问题出现)。

人与信息之间,在用户创造信息之后,信息量急剧爆炸,出现了一个传统的搜索引擎也无法很好解决的问题,人对信息的需求变得非常个性化,甚至是指向一 个未知的、用户本身都无法描述的目标,比如我想了解奥运会,可以通过关键字来搜索,但假如我想知道奥运会当中有哪些很有趣很奇怪但我却不知道的事情发生, 怎么办?我已经不能提供出很合适的关键字了,搜索引擎也开始傻掉。另外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很多人的订阅量开始严重过载,Zero就已经饱受其苦, “1000+”已经算是一个比较理想的状态了。这个问题目前也比较难以处理,甚至越来越难,信息开始成为一种负担。

人与人之间也非常类似,我们经历了点对点的沟通和各种形式的群体交流,在这期间一个主要的特征是用户的需求是明确的,我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但是人越 来越多(其中坏人当然也不少:),大家普遍开始希望和“臭味相投”的人在一起玩,娱乐的归娱乐、文化的归文化、商务的归商务,这已经是一个不可避免的用户 细分过程。但用户的需求还会更细化更难于描述,同样是文化人也未必都能在一起高高兴兴地玩。我关注互联网发展,不太多说话,喜欢摄影、新诗以及哥特金属音 乐,我想找个谈得来的朋友(男女不限:),这种需求是一个无法捉摸的庞然大物,它开始让互联网的构建者们迷茫起来。

两种关系间的秘密

有趣的是,我们开始了解到一些新的秘密。很多人发现并已经尝试利用“人与信息的关系”来解决人与人之间的需求,反过来利用“人与人的关系”来解决人与信息之间的需求。 比如目前被大量使用的好友间的订阅和分享机制(比如Google Reader、Twitter、FriendFeed等),本质的作用就是依靠人的思维取向来推送信息,推送其实就是一种过滤。当然,还是出现过载的情 况,但稍微好一点。反过来我们也可以依靠人对信息的取向,来优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国内最好的例子还得说是“豆瓣”,我在后面还会提到。

在这里,“人与信息”和“人与人”这两种关系开始融合,并有可能形成一个良性的闭环过程。在图中我也已经标注出来,正是由于用户开始创造信息,给用 户之间的共性交流带来了技术上的可能,否则互联网是不可能对人性进行判断的。这一点目前来看,基本上是可行而且有效的,但可以提高的空间还相当大。反过 来,由用户间的共性交流到对海量信息的再次过滤,我化了虚线,因为我认为目前这个问题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否则我想我能帮助Zero摆脱“1000+”的 困扰。这里的原因我想就在于所谓的“人与人之间的共性交流”还没有被充分细分,太多网站都要解决用户的多个问题,实际上就无法高质量地满足用户需求。要求 用户自觉地划清界限是不现实的,应用层面的框架必须是有限制的。

什么时候这两种关系有条件很好的融合了,能够真正形成良性的闭环了,那么才能说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解决前面提到的问题了。

Web2.0的面纱

现在很多人对Web2.0都有一个描述,说Web2.0是一个由用户产生内容的互联网。经过上面的分析,我认为这种说法不全面,“用户产生内容”只能作为Web2.0的一个重要特征,而不应该用它来定义Web2.0。“用户产生数据”仅仅是一个开始!

这里可以得到本文的第一个观点:Web2.0的概念需要扩展到,以“用户产生内容”为基础的,透过人与信息之间多层次的逻辑关联,为用户创造更高品质的信息和人际关系的一个互联网发展阶段。换句话说,就是把“人”作为工具的一部分,来解决用户需求。从这一点上来说,Web2.0的面纱还远远没有被掀开,到现在为止我们所尝试的仅仅是冰山一角,而在水面之下等待我们去挖掘的部分我把它称作“后Web2.0”。

回到具体问题,大家现在要做的事情就是把对“人与信息”和“人与人”的这两种关系的利用提升到“应用”层面。这也是为什么图中最后两个典型应用我都 打上了问号,因为他们还没有真正的形成,SNS只是一个大的趋势,而不代表正确的方法。而这个形成的过程,我相信就是我们不断创新的过程。方法是什么?坦 白的说,这让我自己也很困惑。

再说细分

前面我曾提到,目前用户的需求还没有被充分的细分。我想即使这一点未必算作方法,但至少是一个值得尝试的出路。而且我认为这种细分不仅仅是基于人群特征,更要针对个别需求来做,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升人与人之间和人与信息之间匹配的精确度。我想这算是本文的第二个观点。

这一点可以用现实的例子来类比。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购物,精明的商家都会做比较准确的市场定位。以服装来说,美特斯邦威是给20岁以下的孩子准备的, 刚刚参加工作的白领,你可以去H&M、ZARA,收入更丰厚了以后开始出入精品店,顶级品牌们对大多数人都是冷若冰霜。这种定位是基于人群特征来 做的,稍微有点头脑的网站这一点做得都不错,但这个例子中大家可能会忽略一个前提,就是服装,这个就属于需求定位。按道理说雅诗兰黛和那些精品服装店面临 的是同一个用户群,但你不能把化妆品和衣服放在一起卖,这会让用户感到困惑。现在太多的网站恰恰建立的是一个需求模糊的系统,用户们各怀心事在一起聚会, 自说自话,尽管是一个大范畴上相同的用户群,但这种交流绝对是令人厌倦的。你也不要对我说校内、海内的用户需求是明确的,这不是事实,他们甚至是在假定一 个不存在的需求。

除了细分之外,Web2.0的另一个重要工具我想有可能是聚合,这还是一个猜测。细分和聚合看起来是矛盾的,但恰恰是相辅相成的,细分用于提升信息和人际关系的品质,而聚合用来帮助用户高效地接收信息和维护人际关系。这一点暂时不多说了,我还没仔细考虑过。

先行者“豆瓣”

我第一次正面谈到“豆瓣”。大家都认为豆瓣是中国互联网最成功的Web2.0网站,我甚至连“之一”都省略掉了,显然我同意这种评价。大家把豆瓣的 成功归结为很多原因,但我觉得最重要的是阿北他们在“人与信息”和“人与人”这两种关系上的不断探索。正如前面所说的,豆瓣恰恰是在通过“人”来解决“人 与信息的关系”、通过“信息”来解决“人与人的关系”。我想这不是一种巧合。

这里要提及近期豆瓣的一些改版动作,比如受到一些质疑的“收藏”功能,“关注”和“好友”的细分功能等等。最初我们也比较奇怪,觉得难以理解,甚至 怀疑豆瓣在犯错误。凑巧的是,在我们即将上线的这个网站中也涉及到类似的问题,我们从很早开始一直到最近经过几轮的讨论,最后惊讶地发现,合理而正确的方 法正是豆瓣改版后所采用的。这让我们很尴尬,但不得不承认这个事实。太具体的不多说了,但我们开始意识到豆瓣所做的不懈努力是很有价值的。

似乎是从年初开始,豆瓣的团队也逐渐形成了“帮助每一个人发现生活中最适合自己的未知事物”这样一个概念。我觉得他们已经率先进入“后Web2.0”的领域了。

当然豆瓣也有自己的问题和困扰,但今天我不是来挑毛病的。我只是想告诉大家,豆瓣值得我们作更加深层次的研究和分析,否则即使复制更多的豆瓣和FaceBook也还是一文不值。这算是本文最后的一个建议。

 

您可以把这篇文章分享到 QQ书签 百度搜藏 Google书签 新浪ViVi 雅虎收藏 分享到校内人人网 转贴到开心网
    
    发表评论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最新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新文导读
    推荐阅读

    向招商银行学习如何利用微博做网络营销

    向招商银行学习如何利用微博做网络营销中午在通山中行看了本杂志《银行商学院》,其中有篇文章是介绍的银行业如何做网络营销,文章主要讲述招商银行和光大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