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网络营销 > Web2.0 > 正文
文字大小:

Web2.0:屠杀还是盛宴

未知 赢时代小编 2008-03-13 14:55 次阅读

北京的小怡上午在学校里给孩子们上课,下午在博客上编写剧本,晚上利用网络软件作曲,通过网络即时视频通讯和翻译软件,她和住在西西里岛的Dreamgirl共同推出了反映两地儿童生活的系列视频,每天在网络上付费观看的“粉丝”人数过万。在此之前,这种跨国合作和沟通绝对是天方夜谭。“全球超过10亿的网络用户之间可实现任意的同步互动。”这是《Business2.0》给下一代网络下的定义之一。

  对于用户而言网站优化服务,Web2.0所开创的世界有如乌托邦般美好与梦幻;而对于竞技场中的角斗士而言,由于市场是崭新的,以往的游戏法则却已被颠覆,因而游戏的过程注定了将充满蛮荒时代的血腥。异军突起的Web2.0先锋的矛头不仅直指真正的传统巨头,同时还指向1.0时代成长起来的曾经的先锋。

  不管你的“杀手锏”是雄厚的资金、强大的网络效应和凝聚力还是先进的技术或创新的价值,在Web2.0的竞技场中,握紧手中的屠刀吧!

  破墙而入的网络平台商

  Radio Abeokuta是一个专门促进尼日利亚的约鲁巴族与外界文化交流的网站,最近该网站开通了一个播放路透社视频新闻的栏目,这个小小的非洲非营利机构和英国的媒体大亨之间从来没有过任何直接的交涉,他们只需要在路透社的网站上填一张表格,其余的事情都是由一家网络平台商Brightcove来完成。

  越来越多与Brightcove类似的网络公司正在凭借其核心技术搭建基于网络的平台。这个“平台”不仅仅是指技术层面的开发平台,更是指由核心技术支撑起来的商业运作平台。平台商穿梭于各行各业之间,为其他公司开展业务提供了广阔天地。互联网络的普及,使浩如烟海的信息变得伸手可及;而Web2.0时代的到来,行业之间的壁垒将被进一步打破,这意味着网络的触角可以伸得更远,世界将变得更加扁平。

  在传统的发行模式下,电影、电视节目和其他视频内容的提供商不得不依赖广播网络、有线电视等大型传媒公司,才能把他们的产品传播到最终用户。现在,以Brightcove为首的网络平台商冲破了传统传媒巨头树立的传播壁垒,使每个人都能成为一个小型多媒体或有线电视公司。在Brightcove等网络平台商的推动下,视频和流媒体内容可以实现真正高效,而且是免费的传播。

  新的网络发行模式无疑对传统的传媒公司构成了巨大的威胁,但是许多传媒巨头已经改变态度,转为拥抱这种模式。华纳迪士尼的ABC、苹果、通用电气的NBC和AOL等公司都已减少了热播电视节目的上网率。最近,美国的Oxygen Media有线电视公司和《纽约时报》等公司已经和Brightcove签约开始合作。另一家和Brightcove商谈合作事宜的是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我们有这么多视频内容,却只有一小部分能让观众看到,”CBS数字媒体分部的主管Larry Kramer说,“新闻、娱乐和体育等节目都应该针对不同的细分市场进行投放”。

  Brightcove是《Business2.0》最近评出的25家“下一代网络”公司之一,虽然它只是一家新进的网络公司,却有着强硬的后台作支撑。在其最近一轮的融资活动中,其最大的支持者AOL一举注入1600万美元,美国的媒体巨鳄Barry Diller也买下少量股份并成为其董事之一。Brightcove从2003年开始涉足网络媒体业务,其盈利方式和Google承揽第三方网站广告的做法相似,捆绑在视频内容中的广告收入将由合作的三方——内容提供者、转播该内容的网站以及Brightcove对利润进行分成。Brightcove的另外一个收入来源,是与内容供应商分成付费内容的收入。

  靠破坏秩序造就全新价值

  创新一词在Web2.0时代被反复提起,并被赋予了更多的含义。创新并不仅仅意味着内容上富有新意,有时候,打破原有的内容排列秩序,再将其重新排列组合,也会带来全新的巨大价值。

  崇尚和尊重个性的时代特征注定了这将是一个破坏与重组的时代——借助“破坏-重组”式网站(Mashup),人们可以打破现实与思想上的藩篱,把各种各样的内容按照前所未有的方式重新聚合在一起,使之更符合某一类人,或某一个人的即时需求和阅读习惯。

  “破坏-重组”式网站的本质其实很简单,一个是混合,一个是匹配。“破坏-重组”式网站的功能其实和搜索引擎相似,都是帮助人们从网络上的海量信息中寻找到他们所真正需要的内容。

  “破坏-重组”式网站最重要的先锋代表是RSS(Real Simple Syndication)。由于RSS技术的运用,人们可以在他们方便的任何时候阅读他们真正需要的内容,而无需浏览这些内容的来源网站。个人对个性化消费信息的高度掌控能力将会成为Web2.0时代的重要特征。

  以Google为首的搜索引擎正是“破坏-重组”式网站的先行者。其84亿美元的品牌价值,不仅仅来源于创造性地打破信息资源原有的纽带,并按照用户所需的方式将其重组后呈现给用户,更在于其突破常规的商业思维和经营方式。3月9日,Google宣布收购网络文字处理软件供应商Writely公司。Writely也是被《Business2.0》看好的25个新进网络公司之一,它推出的网络文字处理软件不仅具有传统的文字处理功能,还改变了传统网页静止的存在形式,互联网的历史将由包括Writely在内的网络软件公司改写。Google 把Writely收入囊中,这正是其构建的网络办公系统(WebOS)里面最后的一个重要环节。这一次,Google 要打破的将是一个行业的行为秩序。

  博客:被扼杀还是被收养?

  在这场被简单地总结为Web2.0的网络“新文化运动”中,最让人兴奋的地方莫过于用户的参与和创造性得到空前的体现。目前,互联网上的博客数量约为3000万个,而且,这个数字正在以每五个半月翻一番的速度在增长;光是一个Flickr网站,就拥有7000万张照片。点一下鼠标,你就可以成为一名记者、一名摄影师或是一名DJ,全世界10亿的网民们正在创造着一支新锐的媒体大军,我们姑且称之为“社会媒体”(Social Media)。在Web2.0的网络大军中,“社会媒体”无疑是最为大众所熟知的一股力量,而博客则是其中的主心骨,很多人甚至并不清楚什么是Web2.0,也从没听说过“社会媒体”的概念,就已经养成了写博客、共享图片和使用RSS的习惯。

  目前,大部分社会媒体类的网站都是对用户免费开放的,它们也几乎谈不上盈利。它们关心的仍然是创建虚拟社区、吸引眼球和网聚人气,并最终获得传统大公司的青睐。从这一点上来讲,这些新生的Web2.0先锋们仍脱离不了1.0时代的前辈们的窠臼。

  最近,专门从事博客搜索和研究的Technorati公司依据被博客加入链接的次数,对各类网站的受关注程度作了一次排序。名列榜首的是《纽约时报》的网站,被超过55000个博客链接,其次是CNN和《华盛顿邮报》的网站。被链接得最多的博客网BoingBoing被链接的次数不到两万次,在被链接次数在1万以上的名单里,只有4个是博客网。从这一侧面我们可以看出,以博客为代表的社会媒体虽然在不断壮大,但仍然远远没有达到能够与传统势力对决的分量。纵观博客网的发展,至今国内外仍没有人走出一条盈利的道路来。如若不能迅速摆脱缺粮少水的状况,即便获得再多的眼球,先锋们也只能“直面惨淡的人生”,被扼杀在摇篮里。

  当然,另外一种生存和发展之道,就是投靠传统势力的怀抱,选择被收养。美国高科技风险投资公司Partech国际的合伙人 Philippe Cases预测,“它们当中的大多数会被(传统媒体的)巨头收购”。

  面对Web2.0迅猛的发展势头,传统势力这一次的学习速度倒是比1.0时代要快得多。3月2日,在由美国的IBD网络公司举办的未来网络先锋选拔大会上,Fox Interactive公司的总裁Ross Levinsohn宣布,他们已经收购了在会上亮相的32家公司中的一家。Levinsohn继续透露,Fox Interactive的母公司新闻集团今年将斥资20亿美元用于网络新进公司的收购,进一步向互联网领域进军。去年新闻集团花费13亿美元并购了三家公司,美国最大的SNS网站Myspace也以5.8亿美元的身价被其括入囊中。

  《华盛顿邮报》的网站从去年9月份开始先后与Technorati以及美国最流行的标签网站Del.icio.us开展合作。《纽约时报》最近更是收购了一家名为BlogRunner的公司及其网站,准备开展自己的博客业务。“我们从去年开始尝试一些竞争对手没有做过的事情,Del.icio.us是一家不错的公司,有着很好的理念,关键是它在我们的目标读者群众当中很受欢迎,”《华盛顿邮报》的主编评价道。“我们今年的工作重点之一是建立和扩展我们的社会网络。如果我们能够让读者之间互动起来,这将会是我们的胜算之一”。

  英国路透社的CEO Tom Glocer认为,Myspace被新闻集团收购是传媒行业的一个“转折点”,“我们这个行业正面临着来自读者自创内容的巨大挑战,如果我们能创造出合适的通道,并为用户提供合适的工具,或许我们能驱散这场革命带来的威胁,”Glocer在一次由网络出版商协会举办的访谈中如是说。

  Yahoo也分别在去年年初和年底收购了Flickr和Del.icio.us两家重量级的Web2.0公司,希望能搭上Web2.0的快车。与传统巨头不同的是,Yahoo在收购以后表现得比较低调,而且仍然保留了这两家公司的高度独立性。

  社会总要进步,历史总要前进,Web2.0的时代也终将降临,而在Web2.0的全盛时期,到底唱主角的是传统力量还是新生势力,历史并不在乎。没能在屠杀中拼得前进列车上的一席之座,就只能被车轮从身上碾压而过。

  先锋与先烈的界限

  Web2.0所凝聚的人气和注意力远非1.0时代所能比拟,它打破了专业的屏障,进一步模糊了虚拟和现实的界限,同时以“破坏-重组”的模式造就了无数的新兴市场,这无异于一场荟萃了天下珍馐的盛宴。只不过通往盛宴大厅的路上将会布满血肉模糊的尸身——倒下的先锋便成了先烈。

  先锋与先烈的界限,不是用吸引的眼球数量来衡量,而是靠造血功能来决定。尽管Web2.0的盈利模式仍然悬而未决,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先锋并不一定要长成大树才能存活下来,小草和大树共存是生态圈中再正常不过的现象。

  在Technorati检测到的链接排行榜上,在榜首的“大头”和通常所说的“长尾”之间还有一个“神奇的中间地带”,这里主要是博客的领地,聚集了大约15.5万个博客。虽然地处“中间地带” 的网站通常只有20个到1000个人把它们加入链接,但是很多受关注程度极高的话题都在此扎堆。这些“分众市场”的繁荣,正体现了博客的本质和特性——鼓励平等的、创新的、不同的声音,而传统媒体在这方面则显得有些乏力。处于中间地带的博客网站虽然总体受关注程度不是最高的,但是由于活跃在各个热门领域的大腕们的加盟,将有可能改变传统媒体的经营模式。

  “缺乏逻辑的商业模式未必是一个弱点,” 资深风投人士Paul Kedrosky在评价社会化网络的前景时说,“只要看起来有存活的余地,就有可能获得继续的支持”。未来属于聚焦分众市场的公司。

  Web2.0的时代,机会与风险都是不可估量的,但如果没有握紧手中的武器,将只能把享用盛宴的机会留给对手。

  网络的新进势力打败传统力量,或与之讲和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更残酷的竞争还来自身边和自己一样的圣斗士。即使是在市场前景广阔的网络视频市场,新势力之间的厮杀也会异常血腥,另一家网络平台公司Platform for Media的CEO Ian Blaine预言,“我不认为这个市场能容得下五家公司,最多只有两三家能生存下来”。只要稍微回顾一下1.0时代的简史,我们就会发现这个简短的预言不是没有根据的。
 

QQ书签 百度搜藏 Google书签 新浪ViVi 雅虎收藏 分享到校内人人网 转贴到开心网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最新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推荐阅读

    乐淘是如何玩转微博的

    乐淘是如何玩转微博的不久前,派代上有个关于乐淘微博营销的帖子: 微博乐淘千万微博营销的败笔之作 其实,乐淘在微博营销上未必有如此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