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其它网络营销 > 正文
文字大小:

一个苹果 两样滋味

文汇报 何连弟 2011-01-05 15:03 次阅读

 

 
     三百多年前,一颗苹果从树上掉下,引起牛顿思考,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三十三年前,乔布斯创建苹果电脑,人类的数字生活就此改变。今天,牛顿的那个苹果已无处可找,乔布斯的“缺口”苹果,却已散布在世界的角角落落……面对这颗被咬掉一口的苹果,中国企业做何感想?
    
    苹果,这家全球市值最高的科技公司,每年都有革命性的创新产品推出,iPod、iPhone、iPad等创新产品都领风气之先。本期“管理学者圆桌谈”,专家围绕“苹果的创新与保守”,分析了这家创新型科技公司的创新模式选择及其实现路径。专家认为,苹果最大的成功是把产品做成了一个平台,构建了一个全新的产业价值链和创新生态系统。因此对国内企业来说,学习苹果的技术创新和价值创新经验,将两者结合起来更具有现实意义。
    
圆桌嘉宾
    
创新:苹果的个性基因
    
    ■问:苹果的创新不断给人惊喜,然而,苹果在操作系统方面又非常封闭,也被人批评为非常保守。如何看待这个自我矛盾的苹果,它选择创新和保守的理由又是什么呢?
    
    ◆骆品亮:如果对苹果的创新轨迹做个简单梳理,可以发现其实有个转型过程。
    
    创新类型的选择与企业商业架构有关。一开始苹果属于复杂系统开发企业,面对的是小众市场或分众市场,追求的是价值创新及其产生的超额价值回报。大家说苹果封闭,是因为它的操作系统是一种颠覆性的创新,纯粹技术意义上的创新,与既有的替代技术不兼容。技术变革要颠覆并替代已有的主导技术,需要10倍的性能,这就是安迪·葛罗夫定律,实际上需要一个生态系统来推动。苹果操作系统的封闭,从引领技术潮流、超越对手的角度来讲是对的,但苹果自身还不够强大,单靠自己不能形成正反馈,无法以一己之力树立操作系统标准。后来许多学者、包括苹果公司自己对此进行反思,认为苹果公司在电脑领域落伍的主要原因,就是一开始没有像IBM那样构建开放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也就是说没有找到跷跷板的借力点。
    
    那么,面对衰退苹果用了怎样一种创新模式呢?按照公司进化论学者摩尔的说法,它选择了有机创新模式,就是把创新资源集中在某一个比较小的领域,从电脑领域转到民用电子产品行业。这里面有个战略转型,就是苹果从复杂系统开发企业转向规模运营型企业,面向的是大众市场,追求的是规模经济。苹果的创新战略也发生了变革,强调的是产品创新与营销创新,需要构建一个新的价值链,形成一个产业创新生态网络,并具有超强的产业链整合运营能力。比如在合作伙伴方面,iTunes内容苹果自己没法做,需要内容提供商提供在线音乐资源,所以这时候它不能再封闭了,它不但需要开放自己的产品,还需要寻求产业链上的互补资源,才能为顾客提供完整的服务功能。
    
    ◆张喆:上世纪90年代之前,苹果虽然有一波一波革命性的创新,但没有站上产业的巅峰,而是IBM、微软站在那里。因为苹果要做颠覆性的创新,所以要形成一个封闭环境,构建自身的生态系统。在这过程中,它偏向纯的技术、搞产品导向,跟市场是有距离的。
    
    经历前20年的曲折发展,1996年乔布斯重返苹果担任CEO之后开始改变。苹果从专业小众走向普通大众,为保持消费者的一致性,习惯用微软操作系统的,也可以兼容,同时价格也降下来了。
    
    苹果一直在坚持创新基因,路径没有大的改变,但创新的方式在改变。从最早的技术导向型创新,转到了今天的价值创新,这是商业模式的改变。
    
    最突出的例子就是iPod与iTunes。回顾历史,1999年三星就已开发出MP3,而iPod直到2001年才出来;1999年美国东北大学学生ShawnFanning开发出Napster,可以免费下载音乐,苹果在此创意推动下与音乐发行公司商谈,最终推出了iTunes。虽然这两样东西都不是苹果首创的,但苹果把它们有机结合起来,做到“产品+内容”的组合,实现了价值创新,很好地构建了一个双边市场,使产品连接两边不同的用户,本身做成了一个平台。
    
    在这个平台上,随着一边用户的增多、价值的体现,会导致另外一边用户数量的增加。无论是iMac、iPod,还是iPhone、iPad,你会发现苹果的产品一边连着广大消费者,另外一边联系着应用程序开发商。这样一个平台建立起来,既有跨边的网络效应,也有同边的网络效应,很多人看别人用iPhone,就有一个追随效应。由于网络效应的作用,成功的平台享有递增的规模效益。
    
    所以说,今天苹果的创新不是仅仅着眼于产品,而是把产品做成一个平台。随着使用苹果产品的人越来越多,愿意做应用程序开发的人也越来越多,当然聚集效应就出现了。由此,它的颠覆性创新的生态系统就构建起来了。
    
    ◆刘明宇:苹果的创新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苹果进行了重要的战略创新,由原来技术的狂热崇拜转向了以用户体验为中心,让用户感觉使用比较容易,符合自己的习惯。
    
    其次,苹果进行了市场创新。苹果把创新产品定位在一个前人没有关注的新的细分市场,因此找到了新的客户群体。例如,iPad是定位于笔记本和手机之间的中间市场。
    
    第三,苹果颠覆了传统的技术创新理念,用简单为客户创造价值。在高科技产品越做越复杂的时候,苹果反其道而行之,通过功能简化做减法。
    
    苹果的保守体现在其创新平台的相对封闭特征以及对供应商的强势。苹果的操作系统相对比较封闭,与其他系统不兼容。如果别人要在它的平台上开发软件,增加一些功能,苹果是要收费的。
    
    苹果的创新和保守揭示的是战略创新、市场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内在逻辑联系。基于苹果的战略新思维,它把偏好精美、简约风格的客户作为自己的目标客户,在一个相对封闭的范围内高效地组织资源,实现上述价值的创造。苹果用卓越的创新吸引了大量的消费者,形成了一个平台,所以有比较好的讨价还价能力,形成了对进入平台的软件、硬件提供商的强势地位。
    
转型:过程可以借鉴
    
    ■问:中国企业一直在寻求创新模式、创新能力的突破,它们能不能学苹果?怎样才能学到一些东西?
    
    ◆骆品亮:通常来说,开放有四个层面。第一层面,会不会向竞争对手开放,如开放源代码、自由软件;第二层面,会不会对合作伙伴、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开放,这些是互补厂商,不是与你瓜分市场,而是共同做大市场;第三层面,对不对用户开放,让用户了解你,因为现在创新更多是需求导向,甚至是用户参与创新;第四层面,对公司内部的创新人员是不是开放。
    
    一个创新团队里,大家分头在做,互相不知道对方做什么,要靠上边的人协调,苹果的创新文化就是这样,它是封闭型的。它能选择保守型或封闭型的创新,有两个核心:一是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二是强大的市场开拓能力。
    
    说实话,苹果这种创新模式要延伸到商业领域、消费领域是有点困难的。以iPhone为例,一边是电信运营商,一边是手机供应商。现在联通协议用户为何出现拆机,就是因为3G的内容服务创新花样不多,还是在2G基础上的内容。对运营商来讲,一方面要了解用户,一方面要技术推动;对供应商来讲,iPhone对产业上下游、对运营商要提供一些开放的接口,形成新的产业价值链。
    
    平台型企业应该开放,开放以后能否收费,这个要看具体情况。如竞争对手要不要收?这是一个博弈。如果竞争对手没人愿意收费,你就不能收费。独家垄断不行,一方面政府规制部门会干预,另一方面市场会自我调节,有自发的抵抗机制出来,Unix系统诞生就是这个道理。一个领域只有一家企业不行,两家容易形成合谋,三家就能相互制衡。
    
    此外,能否收费还跟企业类型有关。比如做复杂系统开发企业是先开放后收费,产品卖到一定数量就转型做平台服务商,开放给第三方企业在上面提供增值服务。这里涉及到向第三方开放什么样的东西,开放到什么程度。如果不开放,没法让人相信这个平台是个很好的生态系统;全部开放的话,竞争对手会获得信息,赢利模式在哪里?
    
    因此,开放和封闭要看公司类型,要看产品生命周期。对国内企业来讲,一开始总是希望通过一些引进、合作创新,然后集成创新,慢慢走向原始创新,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张喆:无论国内公司还是国外公司,模仿苹果都有一定难度。苹果采用的是颠覆性创新,或叫突破性创新,是革命性的。而绝大多数创新都是继承性创新,或叫渐进性创新,从自身资源和能力角度来说,绝大多数公司能做的也是这种创新。而国内很有特色的山寨产品,我们只能叫模仿式创新。
    
    事实上,并不是每个公司都有资源和能力去做颠覆性创新。即便对索尼这样的企业,从推出PS到eyetoy,它也在权衡,能否从专业游戏玩家市场推到普通大众市场。
    
    对中国企业来说,苹果引出的思考是,从它原来纯粹技术导向的创新,转到客户导向的创新,这个过程可以借鉴;而在公司不具备相应资源和能力的情况下,创新路径是蛮难模拟的。
    
    ◆刘明宇:中国企业创新分为两类,一类就技术而技术,忽略了消费者的感受;另一类完全跟着现实的需求走,有什么产品就跟风。这两种创新都会使自己陷入困境,企业需要突破单一的思维,考虑怎么样才能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
    
    更高的创新能力是形成一个创新平台,联合其他企业一起创新。技术很容易被超越,需求也很容易改变,苹果的秘诀是通过平台整合资源,引领改变,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积累竞争优势。
    
产业链整合:国内企业的短板
    
    ■问:微博上有个笑话,比尔·盖茨说,我们全家从来不吃苹果;乔布斯回击,我家一个窗户都没有。国外创新的企业都专注于做某样东西,而中国企业为何常常缺乏坚持,哪个好就做那个,赚一票就走,在资金、技术、人力投入上造成大量浪费?
    
    ◆骆品亮:中国企业强调功能上的花样吸引眼球,这是产品创新,不是架构创新、平台创新,不是颠覆性的创新。关键是它们没有核心能力,所以现在只是在外围上创新。山寨产品也是这样,有市场捕捉能力,用户需要什么就有什么,从某种意义上它也是对的,但这种价值还需市场评价。
    
    创新有两种,一种是技术推动,一种是需求拉动。创新的本质要形成差异化,而不是同化。国内许多企业没有形成核心的、持续的竞争优势,还是比较浮躁。
    
    ◆刘明宇:要避免刚才提的问题,我们可以借鉴苹果。模仿苹果的山寨产品,与苹果的差异在哪里?苹果的优势,是给消费者提供了创新的个性化空间。消费者通过这个平台可以下载软件、喜欢的音乐,形成自己个性化体验的组合。我们如果只是通过创新给消费者一个确定的功能,这种创新就很有限,容易被模仿。要赋予消费者创新的自由空间,让消费者直接参与到创新中来。这正是中国企业与苹果在创新理念上的差距。
    
    ■问:中国企业缺乏颠覆性的创新,与我们的外部环境有没有关系?如美国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而国内企业即便有创新成果,也常常很快就被人抄袭?
    
    ◆骆品亮:中国企业大多比较封闭,比较自我为中心,相互之间缺少沟通,整个创新系统是外生的。
    
    刚才提到,创新需要一个技术能力,一个市场开拓能力,另外还有一个产业链整合能力。中国企业非常缺乏产业链的整合能力,在价值链上我们处于底谷,因此无法做封闭系统,谁都掌控不了,无法独立形成产业链。今天我们非常强调,在成熟衰弱期要有机创新,要有一个价值主张,构造一个新的价值链;而在成长期要有颠覆性创新,打破原有的产业链。
    
企业家:创新的原动力
    
    ■问:有种说法,苹果的财富不依赖外力,只依赖乔布斯一人之力。他已将苹果带至云端,但稍有不慎可能就会跌落万丈深渊。从管理的角度来看,单纯依赖企业家的创新是否比较危险,制度应该发挥怎样的作用?
    
    ◆骆品亮:企业家的基本职能就是创新,但是老是依赖一个创新领袖,如乔布斯万一有个闪失,确实比较危险。企业能不能形成创新文化,万一人不在,仍能形成创新惯性、自我去发展?这个当然很好,但创新与其他活动不一样,一旦制度化就容易变成刚性,所以这是双刃剑。
    
    创新要有一种氛围,也可以叫创新文化,但最终还是要靠人,制度只是一种支持条件和保障。创新人员的活动和管理比较复杂,用管蓝领工人的方法去管理创新人员,包括用KPI考核,都可能引发创新畸形。当创新活动跟制度有冲突时,领导要高瞻远瞩,鼓励战略性创新;如果用僵硬的制度评审,创新很容易夭折。
    
    另外,很多创新成果不一定是在规规矩矩的办公室时间里出来的,要给创新人员充分自由。创新文化要有制度支持,但不是用条条框框制约,所以需要有创新魄力的企业家。
    
    ◆张喆:企业家本身也是一个品牌,跟企业品牌相互呼应,但把所有鸡蛋放在企业家一个篮子里,当然也危险。IT企业里都是知识型员工,Google给员工占工作时间20%的自由时间,用于他们自己选择的技术项目上,还专门设置管理部门,如果做出成果给予激励。当然,它这么做更多是考虑创新文化的培养,其实20%的自由时间不容易考核,但它给员工这样的信任,有很多创新确实是在20%的时间里做出来的。
    
    ◆刘明宇:按照熊彼特的定义,企业家的使命就是创新。企业家是创新的动力源,是企业变革的舵手;企业找到方向后,应该由管理者进一步用制度把符合企业战略方向的东西固定下来,才能实现优势的积累。企业家通过创新增加价值,管理专家通过效率提升增加价值,两者结合才能实现价值创造的最大化。
    
    ■问:苹果以其卓越的创新缔造了一个个神话,但它真的无懈可击吗?苹果面临的最大威胁,可能来自哪里?
    
    ◆张喆:我们印象深刻的是苹果那些颠覆性的产品,其实过程中它也在做大量渐进式的改进和继承式的产品。每家企业在成长过程中,都有一个考量,如何组合创新。我们看到的是苹果成功的一面,其实背后80%可能是失败的,20%的成功里面,可能也只有1%是颠覆性的。
    
    ◆骆品亮:成功的技术创新业需要成功的市场营销策略。现在我对iPad就不是很看好,主要有几方面原因。一是可能会有消费者抵制,因为消费者的惯性较难克服,转移成本比较大;二是替代者的围剿,你现在要颠覆、替代当前这些产品,竞争对手会联合起来形成联盟,你就很难推广。
    
    这里面的关键问题,还是没有形成一个共赢的产业生态链,转移通道没有构建起来。要取得竞争对手的认同,让它赞同你、使用你,觉得这个技术符合它的利益,而不是抢夺市场、消灭对手。
    
    当然,开放不是简单的或开放或封闭的所谓“0-1决策”问题。一般来讲,开放是有条件的开放,核心层要保密。开放和封闭没有定式可以用,要尽量降低拥护转移成本。比如标准竞争可能导致技术搁浅,消费者担心成本太高。
    
    ◆刘明宇:苹果的局限孕育在成功里面。它相对封闭的模式也有不足之处,在移动互联网应用技术变化这么快的情况下,如果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里进行创新,给消费者的选择一定是有限的。和Google的开放平台相比较,有些消费者的需求在开放平台这里可以得到更好的满足。
    
    当然,这两种模式并非一个必须淘汰另一个,而是共存。苹果面对开放系统竞争时,要把成功的方面再进一步推向极致,做开放系统提供不了的更高品质的创新,找到更忠实于它的市场群体。其他企业也可以利用开放创新的模式,通过给消费者提供更多低成本、个性化的选择空间,形成自己的优势。

 

您可以把这篇文章分享到 QQ书签 百度搜藏 Google书签 新浪ViVi 雅虎收藏 分享到校内人人网 转贴到开心网
    
    发表评论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最新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新文导读
    推荐阅读

    一个苹果 两样滋味

    一个苹果 两样滋味三百多年前,一颗苹果从树上掉下,引起牛顿思考,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三十三年前,乔布斯创建苹果电脑,人类的数字生